好物

水肺潛水完整指南|水肺潛水特色、活動裝備、相關費用全介紹!

2023-12-19
水肺潛水全攻略!水肺裝備、考照簡介、潛水方案一次看

水肺潛水是什麼?和浮潛、自由潛水差在哪?不會游泳可以參加嗎?本文將說明熱門潛水活動差異、適合對象,並更進一步介紹水肺潛水使用裝備、相關費用、注意事項,以及常見問題,讓你一次了解水肺潛水的魅力所在!

[lwptoc numeration=”none” colorScheme=”transparent”]

一、水肺潛水是什麼?水肺潛水、自由潛水、浮潛簡介

大家對潛水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是背著許多裝備潛入海中,享受寧靜的海底風光;還是戴著面鏡與呼吸管,觀察豐富的水中生態?潛水已經漸漸成為離島休閒活動的第一選擇,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常見的 3 種潛水種類!

(一)水肺潛水是什麼

水肺潛水(Scuba Diving)需要攜帶裝備潛入海中,包括浮力控制裝置(BCD)、呼吸調節器、氣瓶、配重帶等,裝備總重約 20 公斤左右,可以在水下停留 30~60 分鐘。

一般來說水肺潛水需要有專業的潛水證照才能下水,不過也可以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進行體驗活動。考慮到裝備重量、水底壓力等因素,建議大家在體驗水肺潛水前,盡量保持運動習慣,有餘力的話再加上一些重量訓練,在體驗時才不會太過吃力!

(二)自由潛水是什麼

自由潛水(Free Diving)的裝備比較單純,只需要面鏡、呼吸管、蛙鞋、配重裝備(視個人需求),唯一的氧氣來源是自己呼吸的一口氣,所以能下潛的時間大概只有 60~120 秒左右。

自由潛水能夠以極簡裝備體會潛水的樂趣,不過也比較危險,潛水者需要學習如何正確地控制呼吸、訓練體能與心理素質,才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建議大家要先經過專業的自潛訓練,才能安全的進行自由潛水。

(三)浮潛是什麼?

浮潛(Snorkeling)的裝備只需要面鏡、呼吸管、蛙鞋及救生衣,簡單來說就是在「水面上」游泳,不需要閉氣就可以欣賞美麗的水下風景,大人小孩都能輕鬆體驗浮潛樂趣,算是參與門檻最低的潛水活動。

3 大潛水種類

 

二、水肺潛水、自由潛水的差別與選擇,哪一種才適合你?

如果你夢想著與海龜、魚群一塊悠游水中,深入體驗海底世界的神秘與魅力,那你可能會在「水肺潛水」或「自由潛水」之間做出選擇,以下是這 2 種潛水方式的主要差異與挑選建議。

(一)水肺潛水、自由潛水差別在哪?

1. 呼吸方式、裝備的不同

水肺潛水需要學習如何操作裝備,才能在水下靠裝備呼吸;自由潛水則是在屏氣(閉氣)時間內下潛,除了配重不太需要操作機械裝備。

2. 水下活動類型不同

水肺潛水在水下的時間較長(30~60 分鐘),適合安排長時間的水下活動,像是觀察水中生態、和海龜共游等;自由潛水因為裝備較輕,水中移動較靈活,活動時間約 60 ~120 秒,可以像魚一般悠游,探索海底風光,也比較容易拍攝動作優美的照片,讓你在水中留下最美的身影!

(二)水肺潛水、自由潛水怎麼選?

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是不一樣的活動,沒有好壞優劣之分,下潛的最大深度也沒有絕對差異(專業的自潛者亦可下潛至一定深度),可根據個人狀況選擇適合的潛水活動。

如果兩者都想嘗試怎麼辦?那我建議你從難度及門檻較低的「水肺潛水」開始,先在裝備的輔助下熟悉水性,體會潛水樂趣,才不會在活動的一開始就累積過多的挫折感,反而失去學習熱情!

 

三、不會游泳可以潛水嗎?潛水新手常見問題集錦

(一)潛水要會游泳嗎?不會游泳可以潛水嗎?

別擔心,不會游泳也是可以潛水的!很多人會認為「游泳」是學會潛水的必要條件,但其實兩者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喔!一般人不會游泳的原因不外乎是怕水、不會換氣、無法前進、無法漂浮等幾個原因,但技術問題在水肺潛水上都可以靠裝備輕鬆解決最重要的還是得克服「恐水」心理,才能更放鬆的享受潛水活動。

如果到專業潛店體驗水肺潛水,會有教練耐心、溫柔的引導大家,就算不會游泳也沒問題;但自由潛水需要經過專業訓練,如果水性好,學習起來會更容易,如果想嘗試自由潛水,就會建議先學好游泳再開始!

(二)哪些人不適合潛水?

由於潛水活動有一定的危險性,在進行活動前應謹慎評估個人的身體狀況,才不會在水下發生危險。以下幾種族群應事先諮詢疾病專科醫師,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潛水活動:

  • 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 氣喘、呼吸道相關疾病(10 年內擁有氣喘病史須請潛水醫學科醫師開立可潛水證明)
  • 癲癇患者
  • 特殊心理狀況(例如幽閉恐懼、精神官能症等)
  • 重大手術後或懷孕中等特殊身體狀況

另外,由於水中情況多變,潛水過程中需要維持靈活的反應能力,在熬夜、酒醉、宿醉、感冒等身體狀況較差的狀況下,並不建議進行潛水活動。

 

四、水肺潛水裝備有哪些?這些裝備讓你悠遊水下世界

一般來說,水肺裝備可分為 3 種類型:

  • 重裝備:負責供給氣源、調節浮力,如浮力調整背心、氣瓶、調節器、三用錶等,會直接影響潛水者的安全與生存。
  • 輕裝備:可以讓你在水下活動更順利,常見的有面鏡、呼吸管、蛙鞋,是新手添購水肺裝備的首選。
  • 禦寒裝備:防寒衣、防寒鞋等衣物,可以幫助你在水下保持體溫,是水肺潛水中相當重要的維生裝置。

具體各分類中有哪些重要裝備,下方將為你一一詳細介紹。

(一)浮力輔助裝備(BCD, Buoyancy Compensation Device)

又稱為「浮力調整背心」,主要構造有氣囊、充氣閥、排氣閥等,分為「背心式」和「背囊式」2 種。BCD 的功用為調整浮力,幫助潛水員在潛水過程中保持平衡,萬一發生緊急狀況,也能透過 BCD 在水面上維持浮力求生。

(二)水肺氣瓶/調節器 (Regulator)

氣瓶和調節器是水下重要的呼吸裝備,氣瓶內灌有過濾、壓縮後的高壓空氣,透過調節器調整氣體壓力後再提供給潛水員呼吸使用。不過一般來說氣瓶不用自己準備,有需要時再向潛水店租用即可。

(三)三用錶(Gauge)

在潛水過程中,潛水時間、深度與氣瓶剩餘空氣會直接影響潛水員的生命安全,因此要透過儀表來監測各項數據,確保潛水安全。而三用錶整合了指北針、深度表與殘壓表,潛水員可隨時掌握所處位置的方向與深度,並根據殘餘氣量調整潛水狀況。

(四)面鏡(Mask)

不管是水肺潛水或自由潛水,面鏡都是非常重要的裝備。面鏡會罩住潛水員的眼睛和鼻子,鏡片則採用高透明度的強化玻璃,和臉部緊密貼合,讓你在水下看得更清楚,也預防海水灌入鼻腔。

水肺面鏡大多是面積較大的「單鏡片設計」,可以看得更廣,也方便潛水員低頭查看儀表,不過水肺面鏡也有「雙鏡片」的設計,兩者的差別在於雙鏡片才能更換度數鏡片,如果你有近視的話,就建議挑雙鏡片的面鏡。

而自潛面鏡多採「雙鏡設計」,雖然視野較小,卻能有效降低面鏡對水壓平衡的干擾。

在自潛深度 20 米內,兩者是可以通用的,不過在視野上會有較大的差異,建議喜歡浮潛或水肺的潛客選擇水肺面鏡,若自由潛水員戴習慣自潛面鏡,也可以用來水肺潛水,只是視野會變得比較窄。

(五)水肺呼吸管(Snorkel)

很多人以為呼吸管只有浮潛或自潛時才會用到,但呼吸管也是水肺潛水的必備裝備喔!在潛入水中前,可以先使用呼吸管來節省氣瓶用量;若不幸遭遇意外,呼吸管也能讓你以面朝下的姿勢等待救援,避免長時間的太陽曝曬。

(六)水肺蛙鞋(Fin)

蛙鞋分為「套腳式」和「調整式」2 種。套腳式蛙鞋相對輕便且合腳,適合船潛時使用;調整式蛙鞋需要先穿上套鞋再套上蛙鞋,套鞋方便在岸邊行走,適合岸潛時使用。

(七)禦寒裝備

包含水肺防寒衣、防寒頭套、防寒手套、防寒套鞋等裝備,由於水中溫度流失的速度相當快,這些禦寒裝備可以維持體溫,避免身體感到寒冷。

以上就是水肺潛水的常見裝備介紹,如果還不確定自己會不會持續潛水,可以先向專業潛水店家租用完整水肺潛水裝備,真的有需要再添購屬於自己的水肺裝備。不管是租用或自行購買,務必確認裝備齊全、狀態良好再下水,才能讓潛水體驗更加安全、順利並充滿樂趣!

水肺潛水裝備一覽

 

五、水肺潛水證照一定要考嗎?4 大水肺證照系統簡介

(一)沒有水肺潛水證照可以潛水嗎?

沒有水肺潛水證照也是可以潛水的!只要由合格教練帶領、教學,學習基本的裝備操作技巧並由教練陪同下潛,一樣可以體驗水肺潛水的樂趣。

體驗潛水在水下的時間約 20~30 分鐘,可以讓你簡單認識這項運動,如果喜歡的話,就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能,甚至可以考取證照,在水下更自由的探索。

(二)水肺潛水證照要考哪一種?水肺潛水證照系統比較

常見的水肺潛水證照種類有 4 個系統:PADI、SSI、SDI 以及 CMAS 潛水系統。那麼要考哪個系統的證照比較好呢?其實 4 個系統的技巧、知識、考試方式及分級制度大同小異,只要有任何一個系統的證照,都可以在台灣的潛水店進行相應程度的潛水體驗。

以下用表格幫大家整理了 4 個潛水系統的比較:

 

PADI

潛水系統

SSI

潛水系統

SDI

潛水系統

CMAS

潛水系統

全名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er Instructor

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

Scuba School International

國際水肺潛水學校

Scuba Diving International

國際水肺潛水

World Confederation of Underwater Activities

世界潛水聯盟

成立年份

1966

1970

1994

1958

系統簡介

教學系統完善,為世界上最大的潛水訓練機構。PADI 的潛水證照市佔率最大,知名度也最高。

除了提供潛水訓練外,亦為潛水執照的管理機構,與 PADI 系統互相認可。

由世界上經驗最豐富的幾位潛水教練所成立,SDI 的教育系統普及世界各地,包括美洲、歐洲、中東等地。

是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組織唯一承認的官方潛水組織,歷史相當悠久。

(三)水肺潛水證照有期限嗎?

水肺潛水證照是一張終生有效的證書,只要考取證照,終生都可以進行潛水。但如果超過 6 個月以上沒有潛水,我會建議先參加水肺複習課程,除了重新熟悉裝備的操作方式,也吸收最新的潛水理論知識。透過複習課程,即使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潛水,也能夠安心自在的進行水下探險!

推薦閱讀:潛水證照有哪些?一文理解水肺潛水、自由潛水證照差異!

 

六、水肺潛水注意事項與安全守則,這 5 點請注意!

潛水絕對是個好玩又令人上癮的活動,但卻帶有一定風險,為了確保你的安全,以下是務必要留意的 5 個安全守則:

  1. 學習耳壓排解:由於水下壓力包括了大氣壓與水壓,從陸地下潛時,容易導致耳朵適應不良,如果不適時排解耳壓,甚至會有耳膜破裂的風險。因此,在潛水前,請務必學會如何有效排解耳壓。
  2. 留意潛水裝備的重量:完整的潛水裝備可能重達 20 公斤以上,若有長期玩水肺潛水的打算,建議定期體能訓練,不僅能維持健康,也可以使你更輕鬆地應對重裝備喔!
  3. 有潛伴和可靠的團隊:安全是潛水活動中最重要的考量,絕對禁止一個人下水,必須要有可互相照應的潛伴和值得信任的人員團隊,才可以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快速獲得援助。
  4. 瞭解海況和使用導航工具:潛水前應充分了解當天的海況,包括浪流的強度、潮汐變化以及水下地形和方位,並使用 GPS 定位或指北針來確定行進方向,才能進一步確保評估潛水風險。
  5. 監控潛水數據:潛水錶是潛水時與外界聯繫的唯一工具,只有它可以告訴你目前的時間、深度和剩餘氣瓶容量,以此來確保自己有足夠時間返回海面。因此,潛水錶是潛水中不可或缺的設備。

 

七、水肺潛水很貴嗎?各種水肺潛水費用一次公開

(一)潛水新手:體驗潛水費用怎麼算?

一般體驗潛水費用約為台幣 2,500~3,000 元,包含潛水知識教學、穿戴裝備、岸邊教學、淺處練習、深度潛水等活動,總活動時長約 2~2.5 小時不等,按各家潛店的課程安排而有所差異。

以居琉潛水的體驗潛水課程為例,總活動時間約 2 個半小時,水下總時間則為 45 分鐘(淺處練習 15 分鐘+深度潛水 30 分鐘),且梯次間隔時間長,確保每位學員都能擁有最完整又可靠的水肺潛水體驗!

(二)有證照潛水員:岸潛、夜潛、船潛費用方案

如果你已經擁有潛水證照,就可以考慮以下 3 種不同方案的水肺潛水。費用皆含氣瓶、導潛費、盥洗、水下攝影、修圖服務,也提供裝備租賃服務,超完整的服務流程讓你不必煩惱潛水以外的瑣碎安排,可以盡情享受海底世界的寧靜與美好!

  • 船潛:TWD 2,500/2 支氣瓶
  • 夜潛:TWD 1,300/1 支氣瓶
  • 岸潛:TWD 800/1 支氣瓶

(三)有證照但很久沒潛水:水肺複習方案

如果想重新找回水肺潛水的技巧,那這套「水肺複習方案」是你的首選!由專業教練帶你複習各種基本動作,包含面鏡排水、調節器尋回、中性浮力、蛙鞋踢動等,讓你順利重溫水肺潛水的美好感受!

  • 方案費用:4,120 元/岸潛 2 趟
  • 方案內容:氣瓶、導潛費、全身裝備、全新防疫咬嘴、盥洗、水下攝影、精美修圖服務、最新富邦水域責任險

(四)水肺潛水證照費用一覽

如果體驗潛水已經沒辦法滿足你,居琉潛水也提供完整的潛水考證課程,課程除了包含全套裝備費用及全新咬嘴,也涵蓋交通、住宿等層面,全包式的服務讓你專注於考照,不受其他雜務干擾!

水肺潛水證照課程

水肺潛水課程費用

課程內容

套裝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

TWD 15,150 

3 天 2 夜,含船票、背包客住宿、機車租借、潛水考證費用、全套裝備費用(全新衛生咬嘴可帶回家)、攝影修圖服務、保險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

TWD 11,650 

2 天 1 夜,含簽證費、訓練費、教材費、氣瓶、水下攝影、精美修圖服務、保險

高氧潛水員課程

TWD 5,000

教材費、證照申請費、訓練費用、升級高氧氣瓶 2 支、保險

救援潛水員課程

TWD 11,650

2 天 1 夜,簽證費、訓練費、教材費、氣瓶、水下攝影、保險

 

居琉潛水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潛水體驗,教練們亦擁有豐富的潛水經驗和嚴謹的培訓,確保每一堂課的教學品質。而低師生比更是居琉潛水課程的一大特色。教練能夠深入了解學員的需求和水肺潛水技巧,精準調整教學內容,讓每位學員獲得個人化的課程指導使學員能夠更迅速地掌握潛水技能,並培養出安全潛水的良好習慣,也保障了潛水過程的安全性。

 



台南,是外地人的美食天堂、是台南本地人的美食大灶咖。你可以繼續逛台南美食文然後被一堆訊息跟IG美照轟炸,你也可以直接點下面藍色按鈕,讓身為台南人的我直接私訊你我的口袋名單(你可能會需要先登入Facebook帳號才能看到按鈕,如果真的看不到按鈕請點這)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