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美食 台灣旅行 台南旅行 台南中西區

【愛吃府城】一大經濟快餐,陪伴許多台南人長大的便當快取店

2019-01-14

一大特餐
  • 美味
  • 份量
  • 價格
  • 環境
4.5

摘要

一大特餐,堅守味道、種類的超快取便當店,除了可以外帶也可內用,承襲了台南的美味傳統,默默的在台南人的味道記憶裡圈了一塊屬於府城獨特的庶民滋味,想成為真台南人的你,必吃!

標題說的許多台南人,就包含我太太,她從小就吃一大經濟快餐,應該有30了(這是我冒著生命危險寫上的數字…)

在進入本文之前,可以先看我的影片介紹一大特餐喔! 😎 

一大經濟快餐 – 真實屬於台南人的台南家鄉味

從高雄人投靠成為台南人之後,已經經過有快20個年頭了,在台南住酒吃久之後,才發現台南的飲食文化不是只有小吃而已:

對於嘴叼的台南人而言,台南的小吃基本上是不太會去碰的。

說實在的,台南小吃真的比較會是外地的遊客來台南才會吃的一品。

艾瑪在一起之後,才比較會去接觸到一些台南的在地人會吃的食物,其中一個我們常常吃的其實就是平平無奇的便當店了。

但是說到便當店的話,其實高雄也有不少著名的便當店,像是正忠排骨飯,話說現在也已經開到台南了。只不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一間一大經濟快餐,幾乎是我跟艾瑪家常常會去光顧或者外帶的便當店。(其實光顧的95%次數中都是外帶)

速度、速度、速度 – 一大經濟快餐歷久不衰的人氣秘訣

就我所知,一大經濟快餐在台南有兩間店面:

一間在青年路的東菜市門口的正對面,另外一間則是在府前路上緊鄰著台南司法博物館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位於府前路的這家一大經濟快餐。

這兩間賣的口味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但是我個人吃起來…是府前路的這間一大經濟快餐比較好吃?

一大經濟快餐厲害的地方,除了它的食物好吃之外,它的供餐流程順暢,服務人員穿著制服,一整個SOP做的非常好,來到這裡雖然不像是其他便當店可以讓你選菜色,但是其實有固定菜色對於一般趕時間或者有選擇障礙的人(就是我自己啦!)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優勢!

店內用餐的話,直接在左邊的地方點餐,通常服務的阿姨們會優先服務你幫你上菜,之後就要自己拿去二樓用餐。若是外帶的話,通常是要排隊,不過不用擔心,一個人次包便當應該不會超過一分鐘的等待時間,肚子餓的時候連多拖一分鐘對小肚肚來說都是種折磨,不是嗎?

一大特餐雷打不動的餐點種類

我覺得一大特餐非常堅持的,除了20年不變的口味之外,就連它的菜色也是固定那幾樣沒變過。

就是上面這七樣,排骨飯、魚排飯、雞腿飯、咖哩雞塊、扁魚白菜、生鮮魚片、紅燒牛肉,基本上我都吃過,但是東西好吃的話,在怎麼固執古板也是有理的,不是嗎?

從這點看起來的話,其實一大特餐跟台南很多的有名小吃店有著差不多的堅持: 味道不變,種類不變。

這對於現今這事事求變的世代,已經是種不容易的態度了,讓我們繼續用新台幣來支持它吧!

這天為了寫文章,特地跟艾瑪到二樓內用,說起來我應該是第一次到二樓用餐?

上二樓的時候其實已經有非常多人在這邊用餐了,不過二樓的座位還算多,所以不會有需要待位的尷尬狀況。

最特別的還是這一個茶壺,裡面裝的居然是紫菜湯而不是開水。

這天我們點了招牌的排骨飯跟紅燒牛腩飯,然後還加點了一個扁魚白菜的單點。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一大特餐用餐,我會建議就直接吃排骨就對了: 雖然是簡單的菜色,也才越難把排骨做的好吃。

一大特餐的排骨是有滷過的,滷汁非常入味,炸出來的排骨不會乾,裡面的肉帶著甜味,柔軟的同時又帶著咬勁,不過分軟爛,這道排骨我憑良心可以給 90 分!

紅燒牛腩的口味對於能夠吃牛的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雖然可以吃得出來牛味(溫體牛肉湯幾乎不會有牛味),也就是說它不是用溫體牛肉,這對於不能吃牛的人(比如艾瑪)來說,會不太能接受。燴飯的湯汁比較稀,味道不會過重,如果喜歡吃牛肉燴飯的朋友,這會是我推薦的一道。

一大特餐的扁魚白菜魯的剛剛好,不會太鹹,重點是: 吃完之後不會有味精不適感。這到我們常常都會單點來吃。雖然說一大特餐的配菜都蠻新鮮好吃,但是個人覺得配菜稍微少了一些,所以就用單點的扁魚白菜來補齊吧!

結論

一大特餐,堅守味道、種類的超快取便當店,除了可以外帶也可內用,承襲了台南的美味傳統,默默的在台南人的味道記憶裡圈了一塊屬於府城獨特的庶民滋味,想成為真台南人的你,必吃!

PS: 吃完一大便當的朋友,建議逛逛 【愛遊府城】台南司法博物館,還給台南地方法院古蹟遲來的正義

一大便當店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3號
開放時間:  10:00–14:00, 16:15–20:00 (週日公休)
電話: 06 213 6562



台南,是外地人的美食天堂、是台南本地人的美食大灶咖。你可以繼續逛台南美食文然後被一堆訊息跟IG美照轟炸,你也可以直接點下面藍色按鈕,讓身為台南人的我直接私訊你我的口袋名單(你可能會需要先登入Facebook帳號才能看到按鈕,如果真的看不到按鈕請點這)
 

發表留言